<dd id="bacb1"></dd>
<button id="bacb1"></button>
      1. 
        

        <tbody id="bacb1"></tbody>

      2. 紅色文化網

        曹錦清文集

        曹錦清:三農研究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更新時間:2016-06-20 08:48 點擊數:1884 鮮花數:37

        摘要:三農研究已經有好幾年歷史了。但是這幾年的討論也越來越發現,單純的個案實證研究,它的弊端是有可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如何把三農問題放在中國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

        曹錦清:從后發國家工業化的視角看百年思潮(上)

        更新時間:2015-04-01 10:54 點擊數:598 鮮花數:36

            ?曹錦清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坦率地說,我并不是很有資格談這個題目,應該是研究經濟史的人來講工業化的問題。但這個題目具有挑戰性。我把我

        曹錦清: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并非要求農地私有化

        更新時間:2014-05-21 14:33 點擊數:410 鮮花數:42

        現在中央提出要對農村的土地確權發證,并要在五年內完成。發放土地證以后,農民土地私有的觀念就會強化,這種強化在城鄉結合部表現得尤其明顯。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村集體所有、農戶承包經營的制度安排,可能會成為從集體所有制向私人所有制過渡的中間階段。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多次出現,村社制度都是通過集體耕種,然后是農戶承包,最后完成向私有化的過渡。很多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曹錦清:城鎮化中的土地制度改革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81 鮮花數:30

        自由主義認為土地應該私有化,私有化以后,政府圈地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房地產引發的腐敗也消除了,農民的增收、城市化和土地的規模經營也解決了。這種考慮是不恰當的。

        然而土地流轉涉及到巨大的利益轉移,而此前這一領域并無很好的制度安排,因此積累了許多問題。如農業用地轉為工商業使用問題就很復雜,在空間上,土地價格因離中心城鎮的距離而遞減;在時間上,隨著工商業的不斷積聚,地價就不斷上漲,不同時間的地價就不一樣。

        雖然2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的實質是整個城市化的成本,最后由對農民的低補償,還有城市化人口承擔的高房價來支付。但這條城市化的道路有其道理?!锻恋毓芾矸ā返闹行闹黝}是低價征收土地搞基礎設施,這30多年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印度等土地私有制的國家。

        曹錦清:對社會復雜性心存高度的敬畏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16 鮮花數:29

          曹錦清先生以研究農村聞名,言談中自然流露出中國傳統農民純樸的氣息。晚飯后,在曹錦清位于上海近郊的家里暢談。他感慨:“我越來越變成老莊之徒,越來越接近佛教徒的味道。對介入什么爭論,我一點都沒有興趣。我對社會生活總的來講是無知,至少感受到復雜性,下一些局部的判斷我是敢的,下全局的判斷我不敢。”   作為華東理工大學的教授,曹錦清講課之精彩讓學生念念不忘,私下

        曹錦清談三十年來的農民中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32 鮮花數:34

        全球享受中國廉價商品的人,都是中國的農民和高房價承受者幫他們買單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總有人來支付的?,F在政府想要解決房價問題,把房價壓下來,原來那條路線就不得不終結,要走新的發展路線。

        有的鼓吹土地私有化,但土地私有化了就萬事大吉了嗎?把農民的土地賣掉就城市化了嗎?沒那么容易。能賣出好價錢的也就是城鄉接合部的那些土地,遠離城鄉接合部的土地能值多少錢呢?現在城市積累起來那么多游資,一旦土地私有化,首先就會涌到土地上,土地兼并以后也不一定能從事農業。如此,國家如何來保持糧食供給?失去土地的農民又怎么辦?所以,土地私有化肯定不是現代中國“三農”問題的答案,也不是解決將近兩億多農民工問題的答案。如果私有化是答案,那么印度早就解決了,但是印度現在多的是貧民窟。私有化是一部分人提出來的,不過這些人參加農村調查的很少,在“三農”研究這一塊幾乎沒有他們,很奇怪。當然,也有人去調查,問農民土地要不要私有化,個別農民說好,他們就得出結論說農民愿意私有化。在社會調查中,抽取個別事實,推出一般結論,以偏概全,這是一種極壞的作風,其背后是“意識形態”先行。常年搞田野調查、多少知道一點中國國情的,一般不會得出如此極端的結論,認為土地私有化是解決一切三農問題甚至城市化問題的靈丹妙藥。
         

        曹錦清:再造“語詞”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65 鮮花數:65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在所謂語詞、概念背后有兩種力量:一方面是西方的解釋,一方面是根據中國自身歷史經驗的解釋——這兩種勢力之間的較量,可以說貫穿了思想界的一百年的斗爭,也可以說是思想界“兩條路線的斗爭”。千萬不要低估這一斗爭。這些概念進來以后,不用這些概念我們無法思考,使用這些概念我們就胡亂思考。這是一百多年來的民族困境,我們如果不從這一根本的語詞問題中解放出來,所謂“文化自覺”云云,都是空話。

        曹錦清:中國社會轉型與價值觀重建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8 鮮花數:39

          首先,我想引亨廷頓的觀點,其在《中國文化論》里有一個基本判斷:“一切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發展,大概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西方化引領現代化,第二個階段是去西方化,回歸傳統文 化,繼續引領現代化?!边@個觀點區分了西方化和現代化兩個不同的概念,將西方化看成是西方的一組文化。從文化源頭上來看,包括古希臘的理性哲學、古羅馬的法、希伯來的宗教;從西方語言上 來看,包括了古希臘語、拉丁語以及衍生出的歐洲語系。特別是后面

        曹錦清:中華民族與中國版圖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72 鮮花數:39

              中國到底往哪里去,不僅中國人關注,而且全球人都在關注,因為中國的崛起將會改變中國國內乃至全球的資源分配格局。近十年來,西方人試圖憑借西方的概念來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市場經濟,理解中國的政治運行,理解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但是這些研究和解釋大體出錯。西方人不斷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拋棄西方的概念來理解中國,因為它的概念已經喪失解釋能力,在被用來理解一個龐大民族的崛起時,已經喪失了它的認知功能。因

        曹錦清:中國崛起時代的學術立場問題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93 鮮花數:33

        中國的知識分子從現在起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要從西方的話語霸權中擺脫出來。由于向西方學習的必要性,導致了文化自我殖民在知識分子中不斷強化,在人文 知識分子中更為強化。擺脫出來需要民族的發展給予動力,從而實現文化自覺,這樣我們將來的研究成果才會更有“氣”。我們現在搞的都是洋八股,黨八股。從中 央到地方的十二五規劃大都是大話、洋話、空話,特別是在學術界,洋八股充斥。最近十年黨八股洋八股發展太快了,它禍國殃民,摧殘思維。

        曹錦清談當代中國城市化與社會轉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25 鮮花數:29

        原載《上海國資》2011年第1期   曹錦清談當代中國城市化與社會轉型   《上海國資》:重慶和成都的戶籍改革現在外面議論比較多,您怎么看? 曹錦清:農民的城市化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城鎮化,一個是城市化。城鎮化,也就是農民向鄉鎮、縣城流動,這在目前是沒有太多問題的,有些縣城還有鼓勵措施,但是農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農民進城是為了獲取更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但這種流動對農民來說,這個戶籍的含金量并不高,他并不是很希望得到城市戶籍。

        思想為何放棄職守--知識精英階層責任缺失的社會歷史分析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18 鮮花數:28

        思想為何放棄職守--知識精英階層責任缺失的社會歷史分析 曹錦清 《文化縱橫》 《文化縱橫》編輯部來滬約稿,囑我撰文,限時定題:“精英與社會責任”。關于經濟精英——這主要指的是隨市場和私有化而成長起來的企業家階層——應否及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已有較廣泛的討論。一些能思會寫的企業家在要求社會“赫免”第一桶金的“原罪”時,愿將他們已擁有的財富視為社會的一種委托。企業家不僅有義務依法納稅,提供就業,且對各種利益相關者承擔社會

        曹錦清:擴大內需,沒有簡單藥方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32 鮮花數:20

        擴大內需,沒有簡單藥方 曹錦清*    摘要:出口導向,成績很大,問題很多,向內需轉型,迫在眉睫。為此就必須要讓工人農民組織起來,獲得參與一次分配的權利,但是目前卻難以實現。舊模式無法為繼,新轉型又難以短期內穩定地完成,這就是中國面臨的兩難困境。對付復雜問題,沒有簡單藥方。 一、為何需要擴大內需?     一提起出口導向為主的發展模式,大家首先會想到廣東。其實不只是廣東,江浙模式也是出口導向的,整個東部地區都

        曹錦清:未來三十年農業難突破 農民難增收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9 鮮花數:26

        曹錦清:未來三十年農業難突破 農民難增收 來源: 網易財經 從農村的四個收入來源看,農民收入可增長性非常之低,所以未來縮小城鄉差距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曾寫過一篇《改革二十年回顧》的文章,曾提到鄧小平同志提到的中國當時有四個矛盾。第一大矛盾是地區矛盾,他指的是東部和西部之間的矛盾,這是地區之間的矛盾;第二個矛盾是民族之間的矛盾,中國的民族區域的布局、區域之間的差異,最終會影響到民族之間的關系,產生民族矛盾;第三大矛盾是階

        從“以西方為中心”到“以中國為中心”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51 鮮花數:24

        從“以西方為中心”到“以中國為中心” 文/曹錦清  李建斌 一 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取得了一種經濟上的自信,進而建立起一種文化上的自信。我們按照西方的標準來做,做得比西方更出色,這使我們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自信。最近的北京奧運會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奧運會純粹是西方的產物,起源于西方,比賽項目和評判標準都是西方設定的,但是中國辦了一屆不比西方差的奧運會,不僅比賽場館、后勤保障、志愿者服務是世界一流,而且中國獲得的金牌

        曹錦清:誰能告訴農民今年種什么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22 鮮花數:35

        曹錦清:誰能告訴農民今年種什么 2008年08月20日來源:人物周刊 作者:李宗陶   即便一個學者通過調研,使得某些個農民的觀念發生改變,他們也無力改變周圍的環境   曹錦清的書房里,有濃重的煙味。架上除了書,1972年至今的34本日記占了一整格,他告訴我,1963年到1971年的,因為“文革”沒能保存下來。     他的女兒,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的曹飛廉在訪談進行到一半時加入進來,她補充父親的觀點,并取來一本書,讀了一段農村合作組織試點的經驗

        曹錦清:從和諧社會看“三農問題”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82 鮮花數:41

        曹錦清:從和諧社會看“三農問題” 主持人:我記得大約是在一年多以前,因為要做“三農問題”的節目,所以需要對“三農問題”很好地補習一下,于是有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黃河邊的中國》。其實聽說這本書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只有當我真正靜下心來好好去讀它的時候,我才能夠理解,什么叫做一個學者對中國鄉村社會的觀察和思考。這本書其實非常地厚,但是書中沒有任何的煽情,也沒有任何的修飾,它不過是一本實實在在的調查報告。然

        《黃河邊的中國》前后的故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26 鮮花數:35

        《黃河邊的中國》前后的故事   徐杰舜(以下簡稱徐):曹教授,我覺得非常高興能在武義、在你的祖籍地跟你有這樣一個對話的機會。我最早認識你,是通過你的《黃河邊的中國》一書,當時就想著趕快把它買來,買了之后馬上認真拜讀。而且,我夫人也非常仔細地看了。后來我們也用你的方法到新疆去調查,走民間路線,我們幾乎跑遍了新疆。   曹錦清(以下簡稱曹):在新疆你跑南疆了吧,跑了哪幾個縣?   徐:南疆走了和田、喀什、阿克蘇,北疆跑了伊犁、阿勒泰

        曹錦清:操縱與誘導:青少年流行文化背后的商業力量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88 鮮花數:51

        操縱與誘導:青少年流行文化背后的商業力量  曹錦清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青少年在與同輩群體的互動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文化——青年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年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出現的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超級女聲"以及一系列相關產品的問世儼然成為了近兩年最為流行的青少年文化。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特征決定了他們易感情用事,憑一時激情,圖一刻快感,具有集體盲動性,容易追隨某種時尚。因此青少年流行

        參觀毛主席顯靈處——河南省新蔡縣田莊村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88 鮮花數:26

        (以下文字選自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國》一書)參觀毛主席顯靈處:

        作者簡介

        作者曹錦清: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三農問題專家。其代表作《黃河邊的中國》一書在當年引起學術界的熱烈反響,成為觀察研究中國農村社會的翔實的資料,榮獲第五屆“上海文學藝術獎”。

        訪問次數: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99,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久久狼人大香伊蕉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