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04 00:09
點擊數:1116
鮮花數:8
重新認識中國勞動人民——勞動法規的歷史演變與當前的非正規經濟文黃宗智【內容提要】今天,傳統的“工人”和“農民”范疇已經不再適用于中國
更新時間:2015-09-21 10:01
點擊數:1958
鮮花數:40
政府和鄉建運動者多認為農業合作社必須是完全自發的農民組織,這是當前關于農業合作化路徑選擇的兩大盲點,既不符合經濟邏輯,也與歷史上人多地少小農經濟現代化最成功的
更新時間:2015-01-16 19:55
點擊數:722
鮮花數:31
筆者在2010年年初完成《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一書的稿子,當時雖然覺得對自己特別想要回答的問題——中國農村發展的出路是什么? ——只能提供局部的答
更新時間:2014-03-26 09:31
點擊數:468
鮮花數:33
中國應該走“小而精”的“綠色農業”的道路,提供充分就業機會的“勞動與資本雙密集化”的農業,更是可以賴以重建中國農村社區的道路。這是一條與美國模式的工業化農業、全盤資本主義化、以及威脅到全世界食品安全的農業截然不同的道路。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78
鮮花數:48
本世紀00年代,計劃經濟時代的國有“企業”改制為盈利性國營公司,在中國快速的GDP發展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個事實被新自由主義的霸權話語所掩蓋,因為它的認識前提是唯有私營公司才可能推動發展,由此把這個積極因素演繹為嚴重的不足。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和社會學還采用了一些抽象的理論建構來否認中國經濟發展所導致的社會不公。經驗證據說明,改革期間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作為既是快速GDP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當今貧富差距極其嚴峻的根源。本文最后簡單地討論最近的一個地方上的實驗,及其對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問題的啟示:不是在修辭層面上而是在實質性結果層面上,到底該是“國家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84
鮮花數:29
在中國經濟史上,最基本的經濟單位一直都是農戶家庭,而不是個體化的雇工;一定程度上,今天依然如此?;仡櫭髑逡詠淼闹袊洕?,家庭作為一個基本生產單位,其實一直在和依靠個體化雇工的規?;a進行頑強競爭。中國經驗不同于英國和西歐,也異于印度和“東亞模式”。無論是新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是“東亞模式”理論,都沒有直面中國家庭經濟頑強持續的基本現實。認識到家庭單位在中國經濟和社會中所占的特殊地位,才有可能想象一個與現代西方不同的中國的過去和未來。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90
鮮花數:36
在中國經濟史上,最基本的經濟單位一直都是農戶家庭,而不是個體化的雇工;一定程度上,今天依然如此。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農業生產的主體仍然幾乎全是人均才兩、三畝地的小家庭農場(相對于英格蘭18世紀農業革命時期平均750畝的農場、美國1862年"宅地法"規定的每戶960畝、以及其2007年平均2694畝的農場)。即便是在現代工業和服務業領域,今天約一半的勞動力,并不是簡單的個體化城鎮工人和職員,而是作為農戶家庭經濟單位一員的"農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35
鮮花數:15
小農戶與大商業資本的不平等 交易:中國現代農業的特色申 黃宗智 [內容提要]在日益全面、深入的市場化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小農最關心的是其與商業資本在流通 領域所發生的“流通關系"。其中的問題既不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生產關系理論來理解,也不能用新制度經 濟學的契約和交易成本理論來理解。它的關鍵是不平等的交易,由此導致一系列既非資本主義經濟的、 也非前資本主義經濟的現象。媒體一般把掌控商業資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32
鮮花數:21
置頂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73
鮮花數:15
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學術?國內十年教學回顧* 黃宗智 摘要:本文是作者對自己在國內十年教學與寫作的回顧與反思。首先是對當前影響最大的兩大理論傳統——新自由主義和后現代主義,以及兩大次要理論傳統——馬克思主義和實體主義的簡單討論。重點不在學術史研究而在學術實用,從如此角度來點評四大理論傳統。然后,回答文章的中心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要怎樣對待理論,做什么樣的學術研究?文章主要從自己的學術實踐經驗和總結來提出意見。 關鍵詞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9
鮮花數:30
來源:開放時代2011.5摘要:主要社會科學理論,以及中國當前的現代化主義意識形態認為,伴隨現代經濟發展,以家庭為主要單位的小農生產將被個體的產業工人所取代,其三代家庭也將會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中國經濟史的實際卻顯示,即便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位的今天,小農家庭農場,以及其三代家庭,仍然頑強持續。當前的中國法律體系在實踐層面上也同樣展示一個龐大的家庭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的非正規領域。同時,在非正規-家庭主義和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746
鮮花數:46
中國發展經驗的理論與實用含義:
非正規經濟實踐[1]
黃宗智
[內容提要]對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解主要來自“新制度經濟學”,特別強調市場化的私有公司以及相關法律所起的作用;Andrew Walder和錢穎一等則指出,地方政府,尤其是其鄉村企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但兩種分析都不能解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經驗:發展的主要動力變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競爭下為外來企業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它們普遍用低于其成本的土地和配套基礎設施,另加各種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76
鮮花數:30
黃宗智:《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
《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導論
黃宗智
農業發展的關鍵在于農業勞動力產出或產值的提高。顯然,在農業人員占大多數的國家,如此的變化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也是現代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應區別于不附帶勞均產出增加的總產量上升,譬如,來自耕地抑或單位面積勞動投入擴增的總產量上升。后者即我所謂“沒有發展的增長”,乃是中國明清以來至少六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32
鮮花數:23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的發展,在今天卻面臨著種種的困難,對于中國農業發展的前途問題,也有不同的聲音響起,那么如何批判性地看待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怎樣看待當下新的發展趨勢與現實困難,在一片爭論的聲音中間,中國農業究竟應該往哪里去?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14
鮮花數:59
中國的新時代小農場及其縱向一體化——龍頭企業還是合作組織?黃宗智摘要:中國農業的未來不在于大規模機械化的農場,而是在于資本-勞動雙密集化的小規模畜-禽-魚飼養和菜-果種植家庭農場。中國的食品消費正從原來的 8:1:1型,即八成糧食、一成肉食、一成蔬菜向4:3:3型轉化。它促進了農業結構的相應轉型。小規模家庭農場其實比大農場更適合中國的新時代農業,包括綠色農業,因為它需要的是頻繁的、多種小量的手工勞動,不允許簡單的規模經濟效益,更多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39
鮮花數:35
為什么要建立新的中國法律與現實的研究——《過去和現在》序言
作者:黃宗智
中國傳統法律在近百年中經歷了三次極其沉重的打擊。第一次是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在列強逼迫下,為了重建國家主權而大規模移植西方法律,幾乎完全拋棄了傳統法律。第二次則是在現代革命運動中,從解放區時期到毛澤東時代,既否定了國民黨引進的法律,也再次完全否定了中國傳統法律。前者被認作”資產階級”法律;后者則被認定為“封建主義”法律。當時,舊傳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6
鮮花數:22
摘要:中國的“非正規經濟”就業人員(即沒有工作保障,缺少福利和不受國家勞動法保護的勞工)已占今天2.83億城鎮就業人員總數中的1.68億,比正規就業人員要多出一倍半。正如國際勞工組織和世界銀行等眾多研究所指出的,規模龐大并不斷擴展的“非正規經濟”是世界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而自市場化改革以來,中國已進入同樣的社會經濟狀態。但是,今日的中國國家統計機構尚未真正正視非正規經濟就業人員統計。其部分原因是當前的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35
鮮花數:19
中國被忽視的非正規經濟:現實與理論
黃宗智,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huang@history.ucla.edu)
China’s Neglected Informal Economy: Reality and Theory
Philip C. C. Huang
Abstract: The informal economy -- defined as workers who have no security of employment, receive few or no benefits, and are often unprotected by labor laws -- in China today accounts for 168 million of the total of 283 millio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1
鮮花數:30
改革中的國家體制:
經濟奇跡和社會危機的同一根源*
The State System of Reform China:
The Root of Both the Economic “Miracle”and the Social Crisis
黃宗智
(中國人民大學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來源:《開放時代》2009年第4期
Abstract: A distinctive state system has taken shap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ld state system and the new marketization of the past 30 years of Chinese Reform. It is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9
鮮花數:23
黃宗智:為什么要建立一個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
作者:黃宗智
我們對“高等研究”的理解是既立足于現存學科而又超越之。當今的社會科學各學科固然都是西方的舶來品,但它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理論和經驗研究;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現實之下,中國學者和學生們必須了解并掌握其已有成果。在這方面,我們的觀點和現存院系是基本一致的。 但我們還有更高要求。許多青年學子期望從自己選擇的學科中找到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