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當代藝術"是美國的文化冷戰武器和金融投機工具
更新時間:2015-07-16 20:25 點擊數:655 鮮花數:39
河清:“小蘋果”進軍營 美國文化武器在改造中國軍隊
更新時間:2014-08-27 14:41 點擊數:2057 鮮花數:58
環球時報刊文:紅歌有必要繼續唱下去
更新時間:2014-02-13 12:53 點擊數:479 鮮花數:28
紅歌不僅是紅色,更根本的是歷史。紅歌反映了整個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歷史。忘卻紅歌,實際上是忘卻這段歷史。人們唱紅歌,重溫歷史,懷想革命先輩,并不意味人們要回到過去。全中國都一律唱紅歌當然不應該,但全中國的熒屏媒體都聽不到紅歌也不正常。唱紅歌沒有那么諱莫如深。
河清:“當代藝術”的最后晚餐
更新時間:2013-10-09 10:18 點擊數:566 鮮花數:37
曾梵志的油畫《最后的晚餐》在香港以1.6億港元的高價拍出。這幅油畫不是一件純藝術作品。這次拍賣也不是一個純商業行為,而是一個具有濃重政治諷喻意義的事件。蘇聯也有過這樣的“當代藝術”被美國炒紅,不過蘇聯崩潰后,它們一夜之間就一文不值。也許有一天,《最后的晚餐》沒有人接盤,泡沫破裂,因為一切都似曾相識。
河清:浴缸鴨放到再大,也不是藝術
更新時間:2013-09-11 11:31 點擊數:368 鮮花數:24
美國人以“當代藝術”之名,向全世界推廣“波普藝術”。美國通過藝術市場和各種雙年展,配以滔滔藝術理論,將放大的浴缸鴨熱捧為“大黃鴨”。
河清:災難性的普利茲克獎 破除"美國式建筑"迷信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625 鮮花數:26
前不久,中國有某位W先生獲得了美國普利茲克建筑獎。該獎被稱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的確是建筑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文學獎在授給非西方人士時,多是授給歸順西方、反共、文化自我叛逆的人,如叛逃西方的波蘭詩人米沃什、流亡西方的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中國作家G某人、否認自己文化的印度裔英國作家奈保爾等人(投靠西方的捷克作家昆德拉也六獲諾貝爾獎提名),分裂中國的達賴、迷信西方憲政的中國L先生……也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與諾獎一樣,普利茲克獎背后也潛藏了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文化戰略。
正如我把以裝置、行為、概念為主要形式的藝術稱為“美國式藝術”,這種以楞形-硬邊-非裝飾為主要形式的所謂“現代主義建筑”或“國際主義風格”,其實是一種“美國式建筑”。在美國文化勢力的推動下,半個世紀以來,這種楞形-硬邊-非裝飾的建筑,像瘟疫那樣在全世界蔓延!
中國建筑界是洋奴的重災區。中國眾多大學的新校區,都是清一色這種楞形-硬邊-非裝飾的建筑。無數中國的中、小學校舍建筑,還有無數的中國城市建筑,也大規模地是這樣風格的建筑。當今中國人生活起居、面對目睹的建筑景觀,壓倒性地是楞形-硬邊-非裝飾建筑。而中國自己的建筑種類和類型,慢慢被淹沒于無影,中國自己的建筑文化精神慢慢被消解于無形。這種楞形建筑,直棱直角,在中國人的日常景觀中到處給人硬邦邦的感覺,散發著戾氣。
河清新書《破解進步論》出版 為中國文化正名河清新書《破解進步論》出版 為中國文化正名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662 鮮花數:37
在進步論對中國文化的雙重否定之下,中國文化人動輒認為西方社會文化已達于“現代”,中國則還處于“封建”“專制”,西方文化價值被奉為“普世價值”??梢哉f,是進步論造成了百年中國文化人深重的文化自卑感,已成為今日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鴉片。
河清:晚清的“國有”與今天的“民營”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47 鮮花數:19
河清:中國知識界親美仇日恨俄的傾向耐人尋味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12 鮮花數:24
河清:央視成了西方媒體謠言的傳聲筒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41 鮮花數:20
河清:抵制蔡國強 “帶路” ——把洋垃圾建筑引入中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660 鮮花數:20
河清:“國際”“當代藝術”--順美者昌逆美者亡(1970至今)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1464 鮮花數:46
河清:西方文明正史之質疑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31 鮮花數:17
河清:請憤怒吧!——西方“言論自由”的神話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09 鮮花數:34
河清:帝國主義夾著尾巴要逃跑?--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要撤場子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47 鮮花數:27
河清: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承認--疫苗經外國處理!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43 鮮花數:18
河清:為什么迮文遠“疫苗經過美國處理”的在線訪談實錄被篡改?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出解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69 鮮花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