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6-18 17:30
點擊數:402
鮮花數:26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玻璃行業、電梯生產廠家,已經由外商控股;18家國家級定點家電企業中,11家與外商合資;化妝品行業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20%的醫藥企業在外資手中。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電腦操作系統、軟包裝產品、感光材料、子午線輪胎、手機等行業,外資均占有絕對壟斷地位。而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外資公司的產品已占據1/3以上的市場份額。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51
鮮花數:25
由于市場擴容太快,圈錢太狠,頻繁的IPO、再融資、大小非套現,對股市抽血嚴重,長期供求失衡造成股市重心步步下移,股民信心逐漸崩潰。中國股市就像一個青年被長期的抽血吸髓,又得不到供養和生息,變得奄奄一息。2911年1月11日,創業板新股發行終于出現了第一只發行失敗的公司。中國股市只有到了新股發不出去、融資功能廢置的時候、利益集團和管理層才會真正著急。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68
鮮花數:20
公平,是競爭機會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決策參與的公平。公平對少數精英也許是一種最差的體系,但是對其他90%的人則是最好的體制。只要對內公正,中國就能復興
如火如荼、席卷全球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的背后,是大多數民眾對美國的“金錢政治”、“富人政府”感到失望,對造成金融危機后果的人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感到憤懣。向忽視99%民眾訴求的1%權貴們抗議的過程中,“重塑美國”成為人們的普遍訴求。美國GDP總量占世界的1/4,人均GDP高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06
鮮花數:26
對于一項涉及1億中國兒童健康安全的行為,充分的質疑和論證不應缺位,后者既是監督完善,也是凝聚共識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叢亞平
爭議聲中,9月11日,我國啟動了集中大規模的麻疹強化免疫行動,統一為全國8月齡~14歲兒童再次接種麻疹疫苗。
盡管衛生部門數日之內多次作出回應和“辟謠”,依然不能平息輿論的質疑浪潮。質疑者認為,此次統一接種存在重大漏洞和疑問未向公眾說明,鑒于該次接種涉及大約1億兒童,政府應緊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52
鮮花數:46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和經濟危機,如大潮拍岸,也給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
本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并不是很高,例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造成的沖擊就不是很大。但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經濟逐漸過渡為以美歐為中心替外需服務的經濟體,中國成為替世界提供廉價加工品的“世界加工廠”。而當中國成為嚴重依賴“外需”的依賴型經濟體時,世界打冷顫,中國怎么能不跟著感冒呢!
概括的表述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35
鮮花數:18
現在推A股“國際板”將是一場災難
叢亞平
近幾月來,一些機構及外企極力地推動所謂“A股國際板”(讓外國公司和海外紅籌公司登陸A股市場融資),據報道國際板已被管理層列入工作議程。對此,不少金融和證券界專家指出,在目前A股市場畸高市盈率發行的情況下,讓外資在中國上市,等于讓A股市場成為“國際提款機”,而A股市場本身將承受重創。
目前不宜讓外資在A股上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8
鮮花數:26
《瞭望》文章:A股“國際板”利弊五問
不顧A股市場實際狀況,貿然啟動“國際板”,只能使中國資本市場又成為外資和大型跨國公司高價圈錢的“提款機”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叢亞平
近日,一些機構及外企通過各種渠道游說政策部門推動A股“國際板”(外國公司和海外紅籌公司登陸A股市場融資)。1月14日結束的中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也將“探索境外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安排”作為證監會2010年工作重點。采訪中,多位金融和證券界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01
鮮花數:35
叢亞平:應慎出擴大吸收外資的政策 完善經濟安全審查
作者:叢亞平 文章來源:烏有之鄉 點擊數:10261 更新時間:2009-10-23
應慎出擴大吸收外資的政策
——對我國吸引外資政策的反思
叢亞平
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引進外資的絕對數值有所降低,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的的相關政策,并醞釀啟動外企在A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80
鮮花數:34
應慎出擴大吸收外資的政策
——對我國吸引外資政策的反思
叢亞平
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引進外資的絕對數值有所降低,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的的相關政策,并醞釀啟動外企在A股市場上市;發改委外資司也在就十二五規劃中的鼓勵外資政策進行研究。
面對外資已在中國占有越來越強的控制地位,我國不應再制定盲目不切實際的引資目標,更不應借此復活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原因如下:
一、中國吸引外資占比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628
鮮花數:35
http://finance.ifeng.com/leadership/qysj/20090923/1273877.shtml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71
鮮花數:17
新股發行制度離公平公正仍很遙遠
(叢亞平) 5月22日-6月5日中國證監會就改革新股發行體制發布《征求意見稿》后,僅過了沒幾天就推出了正式的新股發行管理辦法,存在征求意見“走過場”之嫌,這樣短的時間是不可能認真吸取任何重大的改革意見的。應該說,新的發行辦法制定了新股申購網下網上分開,不允許申購對象重復參與,并減少了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等,在照顧中小投資者利益方面有所改進。但從總體上看,這次新股發行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54
鮮花數:40
四萬億計劃恐難以拉動內需
2009年04月22日 《董事會》
按照目前鐵道部的方案,近兩萬億高速鐵路投資更多的是在拉動日本和德國的需求,是以我國巨大的投資風險和經濟安全風險為代價拉動外國經濟
文/叢亞平
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嚴重沖擊,國務院近幾個月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包括四萬億投資拉動內需計劃,地方政府隨后也推出了18萬億的投資方案。對此,不少人士表示擔憂,因為在以往的大規模投資中,通常存在重復建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1
鮮花數:25
中國應在G20峰會中應采取的對策
叢亞平
20國集團峰會4月2日在倫敦召開,在這次既帶給中國機遇,也對檢驗中國成長實力成熟度帶來挑戰的重要國際會議上,我國應采取怎樣的對策、達到怎樣的訴求,才最有利于中國和世界呢? 一、20國金融峰會和IMF應把監督美國保持儲備貨幣的匯率相對穩定當作首要任務。 近些年來,美國不斷向全球濫發貨幣,享受著鑄幣權帶來的極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07
鮮花數:47
若金融戰敗 30年辛勞積累將付諸東流!
在缺乏保護國民財產的意識和手段的情況下,大舉開放金融和市場,讓我國人民的財產和積累蒙受了怎樣的重大損失?
原載:董事會
一場真正的金融戰爭在幾年前就已經在中國拉開了序幕。外方是胸有成竹,早有謀略布局,而我方則充滿一廂情愿的幻想,急于融入全球化的懷抱,大舉開放金融市場。然而這卻正中英美財團的下懷,因為操縱金融是他們的強項,同時正是我們的弱項。
金融能力薄弱,豈能開閘放水?在缺乏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02
鮮花數:48
中國出席金融峰會的立足點應是什么
叢亞平
國際金融峰會擬于11月15日在美國舉行,全世界都將十分關注會議的進程。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歐等國雖然看起來消失了許多資產,但實際上破滅的大多只是金融泡沫,消失的是他們這些年制造出來的幾百萬億美元的金融洐生債券泡沫,前些年房市繁榮、股市暴漲期間,美歐國家政府收取的大量稅收和公司獲得的巨額財富并沒有完全蒸發。一些海外離岸中心隱藏了歐美等國這些年股市、大宗商品和洐生產品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56
鮮花數:31
不要美元,要品牌!
2008年09月28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長久 叢亞平
市場是最寶貴的資源,因為市場是獲取利潤的平臺,可我們應自問,目前中國名牌產品在中國市場還占有多大份額?沒有市場、品牌,中國企業靠什么 生存?靠什么發展?靠什么創新?靠什么增強國力民財?
因此,我們確實應該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護自己的民族品牌:
一、加快建立和健全經濟安全審查部門。盡快出臺與《反壟斷法》相配套的相關法規和政策,設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45
鮮花數:19
沉重的金融安全話題
2008年09月22日 來源:新華社-《瞭望》
在外資低價購買中國金融資產大獲其利的同時,我們在海外購買的金融資產大都貶值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的一系列異動,正深刻影響著中國的金融安全。
金融全球化和大幅度地開放引進,雖讓中國接觸并學習到一些金融業先進管理和運作方式,但也讓中國的金融軟
肋暴露在世界金融火力面前。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70
鮮花數:36
近觀國外金融保護
金融開放的根本目的,要服務于國家實力增長與人民生活富裕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叢亞平
多方關注的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6月17日至18日在美國舉行,這次對話的焦點之一,依然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受訪的多位專家認為,金融是國家的命脈,近期越南出現金融危機的某些前兆,更加彰顯出金融安全對國計民生舉足輕重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由于金融保護措施脆弱,更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把金融安全放在國家安全的首位。
拉美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188
鮮花數:28
如何籠住“猛如虎”的再融資?
叢亞平
近幾個月內,巨額再融資問題成為引爆市場大跌的炸彈,每個上市公司再融資(公開增發)消息傳出,該股票就大跌,并帶動市場暴跌,市場已到了聞風喪膽的程度。也難怪市場恐慌,在宏觀調控和大小非套現本來就使市場不堪承受的情況下,巨額再融資的大抽血,更打破了資金平衡和投資者信心的天平。管理層的無作為,加上投資者又缺少話語權制止再融資,只好以腳投票,割肉離場。然而這種表達不滿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25
鮮花數:20
美國資本市場動蕩,中國如何應對?
目前的全球金融動蕩不可小視。雖然美國采取救火行動,準備實施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但是這些措施比起市場的巨大黑洞來只能是杯水車薪,不會起到根本扭轉的作用。 對此,國內應對國際經濟局勢和風險做出充分評估,謹慎應付,爭取化害為利
文/叢亞平
最近,美國股市受到次級貸款危機影響大幅下跌,引發國際股市紛紛走低。專家指出,國際經濟受次貸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美國經濟衰退已不可避免,對此,國內管理